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实录 | 陈谦平:不平等条约与中国多民族国民国家的构建

南雍新学 南雍新学
2024-10-17


近代以来,中国遭到各种不平等对待,历经风雨,终于一点点从黑暗腐朽中站起,无数仁人志士带领中国争主权,御强敌,一步步筑起近代民族国家。


11月28日晚,陈谦平教授通过剖析这段历史,让我们深入理解近代民族国家,加深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同




一、近代中国的国际化发展


国际交流与民族融合对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持续发展达五千年之久,就是国际化发展的结果。




二、传统中国“天下观”之演变


畿服制度 ▶ 册封制度 ▶ 羁縻制度 

▶ 土司制度 ▶ 朝贡制度


朝贡体系是费正清等西方学者对明清以来存在于东亚地区的、以中原皇朝为核心的等级制政治秩序一种理论概括,实际上就是中原皇朝构建的东亚国际关系体系。




三、不平等条约体系与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困境


闭关锁国的中国,既无法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力和技术,更无法融入世界的近代化潮流,因而逐渐衰落。西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打开中国门户,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并将自己的法则和制度强行引入中国,中国因此被纳入所谓条约体系。不平等条约为西方政治制度和经济生活方式引入中国提供了政治和法律基础。而西方列强则通过条约体系来对中国构建现代多民族国家施加影响。




四、辛亥革命与多民族国民国家的认同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由传统皇朝向现代化国民国家转型的历程。


▶ 英国与辛亥革命

剑桥大学教授方德万(Hans van de Ven)最近指出,英国对中华民国的诞生起了重要作用;英国无法承受中国南北内战所带来的政治混乱和英国在华经济利益严重受损。为此,英国最终答应支持袁世凯建立政府,并向其提供进一步的财政援助。方德万因此提出了“债券市场赢得了辛亥革命”的论点。 


▶五族共和与多民族现代国家的建立

五族共和为主体的多民族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是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英、俄、日等国在西藏、外蒙古和满洲问题上向袁世凯施加外交压力,几乎使试图建立“五族共和”多民族国民国家的新政权处于崩溃边缘。中华民国政府不得不以继续承认列强在华特权为代价,试图换取西方列强所主宰的国际条约体系对其继承清朝政治遗产的承认。




五、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华盛顿体系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


华盛顿体系就是要制约日本独占中国。华盛顿会议对于中国构建多民族国民国家,对于1920年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崛起,无疑具有重要影响。




六、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复兴的契机


中国的14年抗日战争应该分为三个阶段


▶ 局部抗战时期(1931.9.18-1937.7.7.):一二八淞沪抗战、长城抗战和绥远抗战是局部抗战的标志性战役。国民政府对日交涉与妥协退让,是为了争取时间来进行对日抗战的准备。


▶全面抗战时期(1937.7.7.-1941.12.7.):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期间,国共两党依靠以步枪、手榴弹、轻重机关枪、迫击炮和少量大炮为主的轻步兵军队,单独抗击拥有飞机、航母、坦克、装甲车、重榴弹炮的日军机械化部队达4年半之久。


▶ 国际抗战时期(1941.12.7.-1945.8.15.):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抗战融入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成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直到此时,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才赢得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广泛尊重,中国由此成为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者。




七、雅尔塔密约与战后亚太国际秩序中的苏联因素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仍面临严重的边疆和民族危机,从国际化的视野来看,这一时期的中国对外政策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环境的制约。《雅尔塔密约》导致了外蒙古的独立,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亦收回了被日本占领的台湾、澎湖和南海诸岛,从而确定了中华民国新的版图。





结语


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实行共和体制的国家政权,是中国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开端。中国要想由一个积贫积弱的、受战争赔款和不平等条约束缚的封建皇朝向独立、民主、富强的现代化国家转型,实非易事。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和整体性体现在其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不是孤立的,并不完全是政治与社会内卷化的结果。实际上,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的每个阶段都同国际化的影响密不可分。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化是中国和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南京大学学生会学术创新部-

文字|陈谦平教授、荣瑶

美编|荣瑶

  监制|庄舟

 出品|南京大学学生会学术创新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雍新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